什麼是淋病( Gonorrhea )?
淋病是一種常見性病,其病原體為奈瑟氏淋病雙球菌(Neisseria gonorrhoeae),主要傳播途徑為經性行為接觸帶有致病菌之黏膜分泌物而感染,因此感染區域通常在泌尿道與生殖系統,但亦可能因口交、肛交或接觸帶有病原菌之物,導致口腔、喉嚨、肛門、直腸或眼睛黏膜感染。
淋病對於男女病人的症狀也不同,男性症狀主要是:尿道流膿、灼熱、刺痛、排尿疼痛等;女性則是:白帶增多、異色異昧、陰道尿道灼熱及頻尿等。此外,男性病人的症狀會比女性病人更為嚴重,所以女性若感染淋病,診斷上較為困難,並且淋病會影響生殖系統,如果未妥善治療,未來可能導致不孕。
國內淋病疫情逐年上升,近5年每年感染率平均增加幅度約18%。主要感染族群仍以20至39歲男性為主,而青少年由於社會逐漸開明,性交比例逐年升高,因此感染率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。
疾病發生部位
泌尿道、性器官
發病症狀
- 男性:典型疾病包括排尿疼痛、可能會有燒灼感、尿道口可能流出黃色或黃綠色的膿狀分泌物等。
- 女性:可能出現白帶、分泌物增多的情況最為常見,較嚴重的患者則會出現尿道灼熱或頻尿等淋病尿道炎症狀,甚至引發尿道炎或子宮頸炎。
尤其女性要特別注意,淋病感染初期的症狀可能會容易當作生理變化,進而延誤就醫時機。
致病原因
通常淋病雙球菌的感染途徑會有以下幾種:
- 性行為:除陰道性交外,如口交、肛交等性接觸,皆為淋病主要傳播方式,病毒容易透過體液傳播,導致感染率較高。
- 垂直感染:嬰兒可能透過母親傳染而得,生產時通過產道,可能使新生兒結膜受到感染導致結膜炎。
- 其他可能:接觸到被淋病雙球菌感染的用具,例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或衣被,甚至於廁所的馬桶坐墊等,均有極低機率感染致病菌。
診斷方法
- 抹片檢查:由男性尿道和女性子宮頸內取樣並做革蘭氏染色檢測,若在顯微鏡下發現中性白血球細胞內有革蘭氏陰性的雙球菌,即可判定感染淋病。
- 細菌培養:用於確診的檢查手段,但難度較高,將檢體接種在培養基上,觀察是否有淋病雙球菌的生長。
治療方法
注射或口服的抗生素藥物是淋病的優先治療方式,以往最常見的注射藥物為盤尼西林或使用奎諾酮(Quinolones)類藥物,若患者對其過敏,則可改用頭孢子黴素,口服四環黴素,治療過程約2週。
*在治療期間,淋病患者應避免與性伴侶有任何性接觸,直到雙方都完成所有藥物療程,並經醫師確認已經痊癒,才可恢復性生活。
併發症
- 不孕症:受到淋病雙球菌感染的輸卵管,可能會併發輸卵管阻塞,造成不孕症。
- 其他全身併發症:當淋病雙球菌侵犯關節腔時,可能造成關節炎,當淋菌侵犯眼睛時,病患可能有失明的風險。
預防族群及方法
有幾個高風險族群須多加以留:
- 多重性伴侶
- 不安全性行為
- 新生兒母親感染淋病雙球菌
- 有共用針頭、牙刷等貼身衣物
即便是沒有性行為,也可能會罹患淋病,因此有了以下幾種預防方法:
- 避免與固定性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
- 性行為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
- 性行為後應徹底清潔乾淨
- 懷疑自己感染性病後應快速就醫檢查
結論
為了防止淋病等相關性病,落實安全性行為才是根本之道,避免與性生活史不明的人發生性行為,不參加性派對、禁止多重性伴侶,若民眾出現疑似症狀或懷疑感染,勿自行買藥或誤信偏方,應立即就醫,盡早治療痊癒的時間也會相對較短。